0571-87859897
 
DB视讯新闻

DB视讯安防巨头的进阶之路:海康威视崛起背后的价值密码与增长潜力


更新时间:2025-07-29 17:56      点击次数:

  视频监控设备是安防行业的细分专业领域。近年来,视频监控业务正在向其他领域加速渗透。

  这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不存在行政限制或依靠政策垄断的情况。在早期(2010年之前)市场从业企业数量庞大,行业集中度很低,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核心技术。和大多数制造业一样,DB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向少数优秀企业集中。到2018-2020年,中国视频监控设备行业CR3均在50%以上,集中度持续上升,到2020年CR3达到64%,行业集中度较高。

  按视频监控设备业务的营收来看,国内两大龙头企业分别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在国内,海康威视的市场份额达36%,大华股份的市场份额达28%;在全球,海康威视的市场份额达29.8%,位列全球第一,大华股份的市场份额达14.7%,位列全球第二,CR2达到44.5%。(2020年数据)

  国内市场,CR2达到64%;全球市场,CR2达到44.5%;可见在2020年行业的集中度就已经较高,如今(2024)只会更高,预计70%+以上,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安防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经济下行会遏制政府及行业的需求,导致行业增长下降;同时也会引起产业链上的资金进一步吃紧,客户支付延迟甚至出现违约风险。

  2013年,安防产业民用市场兴起,并互联网化,开始呈现明显的消费电子和互联网行业特征,市场规模得以扩大。

  视频监控系统向着“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2019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加速融合和广泛应用,安防行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重新定义和拓展,使得视频监控产业从事后调查走向事前预警和事中管理,利用 AI 技术对各行各业赋能,打破了行业发展的天花板,行业发展空间大幅拓展。

  同时,企业之间由单纯的产品竞争演变成为综合实力与综合解决方案的竞争,对厂商的研发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行业进入壁垒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更加显著,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2021年以来,特别是2023年1月GPT3.5问世以后,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物联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智慧物联行业不断深入应用,将带动千行百业的发展,在推动更多业务场景的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为社会与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智能物联的发展,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由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驱动。智能物联应用是场景需求驱动的应用,场景定义产品、场景定义解决方案仍然是业务落地的主要方式。各行各业,其行业特点、业务运作模式各异,智能物联应用落地的方式不尽相同。智能物联行业的需求呈现碎片化、场景化特征,如何在满足个性化需求、形成场景化解决方案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获得商业上的规模效应,是对所有行业参与者的挑战。

  可以看到,从2010年到如今(2014)的14年间,行业竞争高地从最初的监控设备,到解决方案,到物联网,再到智能物联,发生了多次变化;可见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快速发展的高科技行业,这决定了企业必须大力研发、跟上变化甚至引领变化,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因此行业主要的竞争壁垒是技术壁垒。

  投资此行业的主要难点,是变化太快,难于预测未来。可以预见,未来整个科技行业整体肯定会快速发展,但具体到企业,难于判断哪个企业会胜出、会获得更多的现金流。研发支出、管理层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但很可惜也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海康威视(Hikvision)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科技公司,总部位于杭州。主要业务涵盖安防和智能物联网领域,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安防和智能物联网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广泛市场覆盖。

  公司的产品线非常广泛,包括摄像机、监控设备、硬盘、NVR、门禁产品、消防器材、传输产品等。此外,还提供视频综合平台、中心管理软件等解决方案,以及基于视频技术的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应用。

  公司自认为是一家技术型公司,技术创新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经营手段,公司研发人员占总人员接近50%,多年来重视研发投入,近年来占营收的10%+。

  2018年,架构划分为三大事业部:PBG、EBG、SMBG,并开始创新业务;到2020年,形成8大创新业务: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微影、海康智慧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

  2019年左右,公司业务定位从安防转向智能物联,旨在将智能物联技术、智能物联产品更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3年公司表述,将致力于将多维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

  安防视频监控行业,公司国内市场份额达36%;全球市场份额达29.8%,位列全球第一;第二名大华股份国内市场份额为28%,全球市场份额达14.7%。(2020年数据)

  于 2001 年 11 月 30 日成立为中外合资企业,于 2008 年 6 月 25 日变更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便始终致力于安防视频监控领域专业化的发展。2007年,公司视频监控产品销量国内市场位居第一,其中 DVR 和板卡在国内销售的总路数占据了国内 40.3%的市场份额。

  2007 年 11 月 2 日,外资股东龚虹嘉将所持公司 15%的股权以 75 万元价格转让给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所持有限公司 5%的股权以 2,520.28 万元价格转让给杭州康普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以胡扬忠为代表的经营层和核心员工。胡扬忠及邬伟琪合计持有康普投资 20%的股权,间接持有海康威视1%的股权。

  2007年,公司安防视频监控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 8.17%,位居全行业第一,其中 DVR 和板卡合计占据了国内 40.30%的市场份额。

  2008 年 1 月 25 日,浙江海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 51%的股权,按照评估确认后的净资产价格转让给五十二所,转让价格为2.57亿。

  2008 年 2 月 2 日,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康威视有限公司签署《浙

  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新增资本 736.8421 万元,占本次增资后总股本的 5%。

  1、5月28日,在深交所发行5000万股A股股票,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每股68元,发行市盈率49.28倍,共募资34亿。发行后控股股东五十二所持有42.61%股份。

  胡扬忠担任总经理,邬伟琪、蒋海青、DB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周治平担任副总经理,是重要的高层人员。

  2、11月27日发布公告,拟使用超募资金17.5亿,出资承建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采取BT(Build & Transfer,建设--移交)模式,项目建设完成后业主用2年左右时间内完成回购,初步测算,重庆市政府需总投入回购资金约50亿元。

  同时,拟使用超募资金3.2亿新建公司总部办公大楼,主要用于日常办公和研发、中试等,不直接形成产品及对外销售,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从2009年起,开始逐步从产品提供商向“产品+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4、2010 年度,安防行业维持较高的行业景气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9.6%至35.6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93.35%至14亿。

  1、安防行业本年维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公司营收增长45.1%至52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45.44%至22亿。

  1、出台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620人,共9.2百万份股票,占总股本的0.46%,每股限制性股票的价格为 10.65 元,解锁期为36个月。

  2、安防行业大环境的持续景气,营收增长37.89%至72亿,大华营收增长60.13%至35亿。

  3、视频监控录像设备产业化项目、数字监控摄像机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三个募投项目已完工,前两个项目效益良好。

  4、重庆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已投入2.3亿,占总预算17.5亿的12.91%;由于重庆市政府变动,此项目面临重大不确定性。(重庆市原副市长2012年因涉嫌叛逃罪被逮捕,导致海康这笔77亿的大单,面临重大不确定性。2012年5月后,海康与重庆市政府初步达成新的协议:将合同从原来的42个调整为11个,总价款从77亿元减少为34.5亿元,随后重庆海康裁员三成。)

  1、营收增长48.96%至107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53.21%至54亿。

  4、重庆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项目,预算从17.5亿调整到6.9亿,已投入2.7亿,已完成33.35%。

  1、安防行业依旧保持较高的景气度,营收增长60.37%至172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35.52%至73亿。营收口径统计,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2、实施限制性股票计划,向1134 名激励对象授予53,315,082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9.25元/股,占总股本的1.32%。

  3、重庆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已投入4.6亿,已完成67.43%。

  1、安防行业的发展增速有所放缓,但市场需求依然保持增长趋势;营收增长46.64%至252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37.45%至101亿。

  2、9月,《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管理办法》出台,跟投机制将成为促进公司新业务创新发展的长效激励方式。孵化培育互联网视频服务(新设子公司:杭州萤石网络有限公司)、机器视觉、机器人业务等新兴业务。

  3、自筹资金建设两个大项目:1、开始安防产业基地(桐庐)项目,拟总投资13亿,当年投入6.01亿,完成46%;2、开始互联网视频产业基地项目,拟总投资10亿,当年投入1.7亿,完成17%。

  1、2016 年是安防行业平淡的一年,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传统安防业务需求稳定增长,技术复杂程度增加;海外安防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视频技术应用拓展行业空间,催生新的产业格局。公司营收增长26.32%至319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32.26%至133亿。

  2、视频监控向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将对视频技术行业带来变革;萤石网络公司转成以智能家居为核心的创新业务;成立机器人公司,是以工业自动化为核心的创新业务;成立汽车技术公司,是以汽车智能化为核心的创新业务。并在创新业务中落地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跟投机制。

  3、布局非制冷红外传感器(杭州海康微影 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和固态硬盘存储技术作为创新业务。

  4、桐庐安防产业基地一期预算7.2亿,完工并投入使用,桐庐基地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制造基地,二期预算7.41亿,刚开始建设。互联网视频产业基地项目,拟总投资10亿,本年投入0.67亿,年末余额2.38亿,完成24%。

  5、实行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52,326,858 股,授予价格为12.63 元/股,占总股本的0.86%,锁定期为24个月。

  1、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视频与安防行业市场景气度持续上升,城市智能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活动赛事等,均带来了规模性的需求,视频监控行业维持高景气度,公司营收增长31.22%至419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41.38%至188亿。

  2、传统综合安防需求继续增长,智慧业务需求不断涌现;AI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启了智能产品的新篇章,构建物联网智能化体系架构AI Cloud, 赋能千行百业。五大创新业务:萤石、海康机器人、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微影。

  3、在建的两个大项目:1、桐庐安防产业基地二预算9.4亿,已投入3亿,完成32%。2、互联网视频产业基地项目,拟总投资10亿,本年投入6.76亿,年末余额9.14亿,完成71%。

  4、新披露超过100亿元的投资规划,准备建设西安、武汉、成都、石家庄四个研发中心,扩建杭州研发中心,建设重庆、武汉两个制造基地,以满足海康威视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重庆制造基地预算5.3亿,2017年已开工,投入0.9亿,完成17%。

  1、2018年,受国内经济去杠杆和海外贸易摩擦的影响,行业增长速度短期有所放缓,但整体仍然维持增长的趋势。公司营收增长18.93%至498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25.58%至237亿。

  2、12月20日,出台第四次限制性股票计划,以定向发行新股的方式向6342名激励对象授予1.2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1%,解锁期为36个月,每股为16.98元。

  3、公司把传统安防业务按业务分类进行了重组,成立了三个事业群:公共服务事业群 PBG、企事业事业群 EBG、中小企业事业群 SMBG。

  4、在建的三个大项目:1、桐庐安防产业基地二预算9.4亿,当年投入3.4亿,完成100%。2、互联网视频产业基地项目,DB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拟总投资10.8亿,本年投入1.71亿,完成100%。3、重庆制造基地预算2.77亿,2017年已开工,当年投入1.88亿,完成100%。

  5、在建工程总投入112亿,当年投入11亿。1、杭州创新产业园,预算10.2亿,当年投入0.5亿;2、成都科技园项目,预算13.5亿,当年投入0.07亿;3、重庆科技园二期项目,预算7.6亿,当年投入0.02亿;4、西安科技园项目,预算11.3亿,当年投入0.02亿;5、武汉科技园项目,预算25.4亿,当年投入0.02亿;6、武汉智慧产业园项目,预算23.8亿,当年投入93万。

  1、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普遍放缓,贸易摩擦频繁,视频物联行业增速有所放缓,公司营收增长15.69%至577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10.5%至261亿。

  2、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28家中国组织和企业实行贸易封禁,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受影响企业共有8家,包括视频监控领域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AI领域的科大讯飞、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依图科技,和美亚柏科、颐信科技等。列入实体清单受到的主要限制包括:从美国或其他国家进口美国原产的商品、技术或软件受到限制;进口其他国家商品,如果美国管制物项的价值占比超过25%,受到限制;产品利用美国原产技术或软件直接生产,或利用美国原产技术或软件建设的工厂生产,受到限制。

  3、管理层表示,美国的制裁考验了公司供应链的原材料长期稳定持续供应能力,考验了公司研发体系的调整应变能力,考验了公司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承受能力,短期内对公司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5、在建工程总预算112亿,当年投入8.3亿。1、杭州创新产业园,预算10.2亿,当年投入0.63亿,完成11%;2、成都科技园项目,预算19.7亿,当年投入2.36亿,完成12.34%;3、重庆科技园二期项目,预算7.6亿,当年投入1.09亿,完成14.58%;4、西安科技园项目,预算22.8亿,当年投入0.05亿,完成0.27%;5、武汉科技园项目,预算28亿,当年投入0.03亿,完成0.15%;6、武汉智慧产业园项目,预算23.9亿,当年投入1.4百万,完成0.1%。杭州、成都、重庆二期进展较快,其他3个进度缓慢。

  1、2020年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普遍放缓,投资增速总体低迷;公司营收增长10.14%至635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1.21%至265亿。

  2、继续扩展创新业务,形成了三大事业部、8大创新业务。三大事业部:PBG、EBG、SMBG;8大创新业务: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微影、海康智慧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并启动了萤石网络分拆上市的工作。

  3、在建工程总预算73亿,当年投入10.63。1、杭州创新产业园,预算10.2亿,当年投入2.24亿,完成32.93%;2、成都科技园项目,预算19.7亿,当年投入2.79亿,完成26.49%;3、重庆科技园二期项目,预算7.6亿,当年投入1.39亿,完成32.78%;4、西安科技园项目,预算22.8亿,当年投入0.07亿,完成0.56%;5、武汉科技园项目,预算28亿,当年投入0.03亿,完成0.15%;6、武汉智慧产业园项目,预算23.9亿,当年投入1.4百万,完成0.1%。杭州、成都、重庆二期进展较快,其他3个进度缓慢。

  新增郑州科技园项目,预算4.8亿,当年投入0.13亿,完成2.79%;新增萤石产业化基地项目,预算7.98亿,当天投入2.3百万,完成0.29%。

  1、2021年,全球疫情持续两年,防疫抗疫工作仍然对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中美之间的冲突对抗加大,对商业经营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公司营收增长28.21%至814亿,其中创新业务营收增长99%至123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24.07%至328亿。

  2、在建工程总预算118亿,当年投入16.6。1、杭州创新产业园,预算10.2亿,当年投入0.55亿,完成38.33%;2、成都科技园项目,预算19.7亿,当年投入3.75亿,完成45.52%;3、重庆科技园二期项目,预算4.3亿,当年投入1.76亿,完成100%;4、西安科技园项目,预算22.8亿,当年投入1.68亿,完成7.95%;(5、武汉科技园项目,预算28亿,当年投入0.03亿,完成0.15%;-- 2021年没有披露)6、武汉智慧产业园项目,预算23.9亿,当年投入0.19亿,完成0.91%。成都、重庆二期、西安进展较快,其他进展较慢。

  郑州科技园项目,预算4.8亿,当年投入0.29亿,完成8.67%;萤石智能家居产业化基地项目,预算7.98亿,当天投入0.93亿,完成12.67%;进展较慢。

  新增披露:安防产业基地(桐庐)二期续建项目,预算8.5亿,完成45.91%;安防产业基地(桐庐)三期项目,预算7.7亿,完成6.33%;石家庄科技园项目,预算9亿,完成11.16%;

  1、2022 年是艰难的一年,全球经济因通货膨胀、贸易摩擦加剧、供应链动荡、地区冲突等多重不利因素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市场需求收缩,智慧物联行业增速阶段性放缓。公司营收增长2.14%至832亿(创新业务营收增长22.81%至151亿,境外营收增长19.51%至263亿,境内传统业务录得负增长),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23.59%至128亿;同时大华营收负增长-6.91%至306亿。

  3、在建工程总预算142亿,当年投入31.2亿。1、杭州创新产业园,预算8.3亿,当年投入3.99亿,完成100%;2、成都科技园项目,预算19.7亿,当年投入5.28亿,完成72.36%;4、西安科技园项目,预算22.8亿,当年投入3.29亿,完成22.39%;(5、武汉科技园项目,预算28亿,当年投入0.03亿,完成0.15%;-- 2022年没有披露)6、武汉智慧产业园项目,预算23.9亿,当年投入3.4亿,完成15.19%。

  郑州科技园项目,预算4.8亿,当年投入0.52亿,完成19.36%;萤石智能家居产业化基地项目,预算7.5亿,当年投入1.87亿,完成34.47%;安防产业基地(桐庐)二期续建项目,预算8.5亿,完成100%;安防产业基地(桐庐)三期项目,预算7.7亿,完成33.3%;石家庄科技园项目,预算9亿,完成26.87%;

  新披露:南京科技园项目,预算5.8亿,完成10.21%;南昌科技园项目,预算4.9亿,完成11.26%。

  1、2023 年,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积累、亮点在增多,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公司营收增长7.42%至893亿;同时大华营收增长5.41%至322亿。创新业务蓬勃发展营收增长23.11%至185.53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20.77%。

  公司发展迅速, 在2017年以来,大力投入工程建设,在各地建立产业园、科技园,8年已投入约113亿,并还有105亿以上的拟建项目。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华也难得基本同步速度发展,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

  研发总投入566亿,固资投入232亿。这些投入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础,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可见公司对这两方面的投入是逐渐加大的,这将为赢得以后的市场竞争增大了概率。

  研发总投入253亿,固资投入59亿。大华的研发投入基本和海康保持二分之一的总额,固资投入落后些,但也逐年增长。

  据此推测,海康大概率会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保持最大的竞争优势,甚至还会有所扩大。创新业务竞争激烈,难于预料。

  2009~2015年,营收高速发展,每年增速在40%~60%之间;2016~202年,营收增速逐渐下降;2021年,营收增速快速反弹;2022~2024年,营收增速回落;2025~ 2027,预期可取得8%左右的平均增速。

  营收从2010年的36.05亿,到2023年的893亿,14年增长24.8倍,平均年化增长率25.8%,太惊人了!我的神啊。

  净利润从2010年的10.52亿,增长到2023年的141亿,14年增长13.4倍,平均年化增长率20.4%,增长比营收稍慢。

  2011~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先逐年升高,到2014年达到最高点36.27%,之后逐年下降,在最近两年稳定在19%左右,属于非常优秀的了。

  可见公司较高ROE主要来源于高利润率,和部分杠杆,杠杆部分主要是无息的经营负债,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盈利模式比较优秀,可持续性较高。

  综上分析,可知公司在安防视屏监控领域有巨大的优势,同时历史财务数据也十分优秀。但身处高科技行业,公司2010前上市至今,业务已历经多次演化(监控设备、解决方案、物联网、智能物联),这也是整个行业的演化。

  公司虽然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并有持续的研发投入,但却难于想象10年后的样子,故难于作出较大投资决策,或许控制在5%仓位感觉比较舒适。

  多年来一直大力度研发投入,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并可预期未来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

  管理团队从2010年上市以来没有重大变动,以往业绩和言行已证明了管理团队非常优秀。

  身处高科技行业,面临大厂的竞争;同时科技发展太快,不确定较大,难于判断10年后的情况。

  公司营收规模近1000亿,主业安防行业公司国内占36%左右(2022数据),为第一大份额(第二大份额为大华股份占28%),双头占据64%份额,集中度较高,要获得高于行业的增长必须从对手中虎口夺食。

  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帐号主体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2-2024 DB视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TEL: 0571-87859897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月明路66号浙水大厦A座      邮箱:yanghan@163.com

浙ICP备05029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