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杭州一路北上,京杭大运河串联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抵达北京。
中办、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开展华北地区主要河湖生态补水,保障永定河、京杭大运河水流全线年京杭大运河全线日实现全线年以来,京杭大运河已连续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这是如何实现的?为沿线带来了哪些改变?记者进行了采访。
运河水来,古井又见清水。“曾经,随着运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上世纪80年代,古井干涸。”河北东光县油坊口村党支部书记王玲回忆。前些年,村民发现古井里有水涌动。“省里的水文专家告诉我们,古井有水,少不了大运河的帮忙,古井的水深已经涨到了6米。”王玲说。古井成风景,油坊口村靠着运河风光,打造农家休闲游园,发展乡村旅游。
京杭大运河过去因何断流?“从历史原因看,1855年黄河改道冲断京杭大运河,随后因铁路的建设和海运的发展,黄河以北河段漕运功能废弃。从水资源条件看,黄河以北河段所在的海河流域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加之沿线地区曾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地下水超采,北运河、南运河等河道长期断流,卫运河等河道呈现季节性断流,甚至长期干涸。”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处处长梅传书介绍。
本次补水集中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包括通惠河、北运河、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等。“这些河段具有防洪排涝、输水供水、涵养生态等多种功能。开展补水,对畅通水脉、激活动脉、传承文脉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博士马若绮介绍。
水从哪儿来?跨流域配置水资源,多路水源合力补水。水利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京津冀鲁4省份,统筹调度长江水、黄河水、永定河水、滦河水、当地雨水、再生水。截至7月1日,各补水水源累计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7.88亿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142%。
四面八方的来水,如何有序汇入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协同配合,关键闸门有序启闭,引导汩汩清水沿着既定线路流动。在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漳卫新河倒虹吸工程,黄河水和长江水在此相汇。“潘庄总干渠引来黄河水,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引来长江水,两水汇合之后,经过倒虹吸工程入南运河。”海河水利委员会四女寺引黄水文站站长孙磊介绍。
“人工+无人机+视频监控”“夜间巡查+监督性监测”等举措,一路护送清水。在京杭大运河河北衡水段,衡水水文中心监测科科长陈晓和同事们忙着测水位、流量。“无人船、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实时监测各断面流量,我们在保证沿途分水口引水灌溉的同时,确保下游有足够下泄水量。”陈晓说。
南水北调、引黄济津、引滦工程、官厅水库等水利工程相互配合、蓄引提调,实现水资源跨区域跨流域配置。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背后,是国家水网的循环通畅、调控有序。
在山东嘉祥县的梁济运河畔,柳树、拱桥相映成趣。“不少人来大运河边散步、写生、航拍,来葡萄园采摘。”嘉祥县红联村华生祥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苗华章介绍。嘉祥县积极推动大运河国家步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户外运动、生态休闲等产业。
水利部门利用河湖遥感影像以及水质监测、DB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水生态调查等,分析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前后变化。结果显示,2022年至2024年,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均实现了全线水流贯通,水面面积较补水前有所增加或保持稳定,河道地表水质明显改善。
地下水水位回升。2022年至2024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总入渗水量达5.31亿立方米,河段补水影响范围最远达到4.31公里。
生态向好,周边群众吃上“生态饭”“旅游饭”。河北大名县整合大名古城、DB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惬山湖等景点,设计精品旅游路线,培育沉浸式演艺、特色民宿等多种业态。“大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引来客流。我们升级客房,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住宿体验。”大名县“水浒人家”民宿负责人李静静介绍。
大运河之景催生新业态。京杭大运河既有生态环境价值,又具备旅游文化价值。各地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培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以水兴业、以文塑旅,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项工作是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供水和引黄供水同步开展的,相关部门和地区统筹本地水和外调水,优化水资源配置,调剂余缺,实现空间均衡,保障沿线用水需求,并助力河湖生态复苏。
从效果看,补水并不是无节制调水,而是把一部分用于灌溉的地下水置换出来,进而减少周边地下深层承压水开采,助力地下水水位回升,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良性循环。此外,通过补水塑造水流,冲刷河道,减少河床淤积,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在本次补水任务中,大运河沿线万亩农田灌溉取用地下水,完成计划置换深层地下水灌溉面积的126%。
从全流域看,京杭大运河地理空间跨度大、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地位重要,在生态涵养、输水供水、内河航运、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必须久久为功,系统发力。
“各地应精准施策,保护治理水系和河道。”马若绮介绍,针对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着重开展生态补水、实施水源置换;针对黄河以南河段航运繁忙的特点,重在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
从水里到岸上,综合施策。针对一些河段无序开发、侵占河湖水域等问题,水利部门和相关地区开展大运河“清四乱”行动,严格管理涉河湖活动,大运河面貌得到改善。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运河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本身就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水利部门将着力改善河道水系、完善防洪排涝功能、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DB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推进航运绿色发展,保护好大运河,使大运河造福人民。
生物多样性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一株苗”到“一座园” 从“一片沙”到“一片林” 近年来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接连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建立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发展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让我们跟着珍稀动植物 走进他们的栖息地 感受山水交融、包罗万象的多样美景 感知万物共生、和美永续的多彩活力 策划:李楠桦、王仁宏 设计:郭思邈 文字及图片来源:国家林草局、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等.…
大熊猫的憨态、亚洲象的漫步、藏羚羊的奔跃、丹顶鹤的翱翔……我们看不到《山海经》里的 “神奇动物”,却与现实中的珍稀生灵共享同一方土地。万物共生,和美永续,才是地球家园最动人的浪漫。…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2024 DB视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TEL: 0571-87859897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月明路66号浙水大厦A座 邮箱:yanghan@163.com